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你有择法眼吗?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别无他选!_环球今日报

每天19:10更新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楞严论坛」,加★星标★

七菩提分,又叫七觉分或者七觉支。所谓「七菩提分」,是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增长:


(资料图片)

一者,择法觉支(支就是分),也叫「择法眼」,没有智慧你不会选择。我们不是要证菩提果吗?第一就要会选择。许多人不会选择,先入为主,这是没有智慧的。修行就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否定、不断提升的过程。

佛打了一个比方,两个人出门取宝,碰到一堆麻,每人挑了一担;再往前走碰到一堆绳,张三放下麻挑起绳走,李四嫌麻烦,我就是这个麻好;又往前走,碰到一堆布,张三又放下一担绳,挑起一捆布,李四还是一捆麻;

再往前走碰到一堆金子,张三放下担上的布,挑走一担金,李四呢,到家还是一捆麻。现在有些人,「不行,我就是一句佛号」!你一句佛号怎么样啊?你真见性了,再去修也不迟嘛!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多少人念佛念到临si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个长短。

这第一菩提分就是要我们破除先入为主。什么叫先入为主啊?用自己知道的一点点可怜巴巴的东西把自己束缚起来,不肯越雷池半步,固步自封,画地为牢。

上古时候没有监狱,谁犯了罪,周围画一个圈子,站在这里服刑,动就砍你的脑袋。我们是自己在画地为牢,让自己坐监狱。

诸位,《阿弥陀经》从头到尾哪一句话讲唸佛就能够往生,你找出来,再不服气你把《无量寿经》拿出来。因为涉及到择,不得不讲这个法啊!之前有无量的法门,到了《妙法莲华经》,佛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只有《法华经》是真理,其它都是不究竟不了义的。

《法华经》是王,《楞严经》是王,要懂得选择。不要先入为主,自以为是。不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你所有的经都不懂,你不知道它在讲什么。所以「七菩提分」,第一法便是教你选择。

太原有一对老夫妻在家里看了十几年光盘,自以为都懂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太太到慈航净苑去听法,一个礼拜以后回去跟老汉讲:「老伴儿啊,我们过去都白学了,是自以为懂,我现在听了一个礼拜都懂了,你赶快去听师父讲经」。

老汉听了几个星期,怎么样都听不懂,但是他有智慧,为什么别人听得懂?中间好几次都要打退堂鼓要走,想想不忍心走,万一这是真理,我岂不是白白地错过了?横下一条心看个水落石出,对也好错也好,要明白。两个月满了以后,一下子明白了,高兴得不得了。

我经常跟一些修行人讲:你认可这个法也好,不认可也好,这都不重要,关键你要把它看懂,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你不看懂,你讲是对,你讲认可,这是迷信,没有用;你没有看懂,你不认可,讲不对,这还是妄语。

老佛爷临终之前教诲得清楚明白,就是没有人听!不惜千里迢迢,买飞机票,花时间到处去跑,而不肯把心定下来学习《楞严经》(81)。

注:

81.虚云大师:现在是末法时代,你到哪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

编后语:

穷子见父有大势力,即怀恐怖,悔来至此:这里的「见」,方便说为众生的一种敏感。有大力势,这是从外表上看出气质不凡。为什么「即怀恐怖,悔来至此」,以他的心力,对大法还不能适应。

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这是比喻大乘教菩萨法,不是我们这样的根机所能成就的。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贫里」是比喻小乘之理,不含无量智慧德能,故为「贫」。「肆力」就是说我能够力所能及,表小乘法只能适应于小乘根机。

衣食易得,这个「衣食」或理解为人我空,或理解为人天福报的那种味禅、「四禅八定」之类;「易得」这是一种小乘人的心态。其实修小乘果位也非常困难。

若久住此,或见逼迫:「久」是指大乘成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三」是不定数,因为当时佛还没有传《法华经》呐!佛当年讲这个法是方便说,《法华经》《楞严经》能叫你立地成佛。

到最后让众生通过对比、分别,来信大厌小。或见逼迫,大乘法强调菩萨愿身再来要示现天、人、鬼、畜各种相。所以小乘人他情愿修那种「偏空涅槃」,他把出生入死看成是「逼迫」。强使我作:把修大乘法看成是一种痛苦和负担。所以「作是念已,疾走而去」。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报答大众,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更多内容】

点击下面 阅读原文结(法华楞严)经典读本觉得不错,请点个赞和在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