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 年,阜城力争建成 I 型大城市
6月16日,在2023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首场平行论坛——阜阳城市圈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市城乡建设局局长窦灿辉介绍了阜阳市加快建设I型大城市情况,提出到2035年,力争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分别达到315平方公里、300万人,建成Ⅰ型大城市。
阜城面积扩大到 160 多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 160 万人
据介绍,近五年来,阜城累计完成城建投资近2000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城南新区、西湖新区、高铁片区建设成效明显,颍东、泉北拓展区加快建设。阜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60多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60万人,建成区面积排名全省第三,皖北第一。
(相关资料图)
2022年,阜城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为41.54%、45.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45平方米,阜城水系综合整治项目基本完成,实现了水清岸绿景色美的生态环境,32.7%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的建设标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近五年阜城共改造240余条小街巷,改造99个老旧小区,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此外,阜阳市加快打造绿色建筑建材产业链,截至2022年底,新增特级建筑企业1家,一级企业达45家,实现倍增;绿色建筑建材产值达690亿元。
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三年滚动计划总投资近 5713 亿元
近年来,阜阳被国家确定为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重点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区域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皖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要求阜阳建设I型大城市,推动合肥都市圈与阜阳城市圈联动发展,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又一重要增长极。
建设I型大城市,阜阳怎么干?窦灿辉介绍,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聚焦聚力,加快发展。核心是把握住以下几大关键点:
规划是前提。把规划作为头道工序,规划“空中一座城”,加强对建筑高度等指标管控,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视觉卫生等要求,创造优美的城市天际线,打造智慧城市;建设“地下一座城”,积极有效拓展城市地下空间,统筹推进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打造“地上一座城”,做好城市建设“加减法”,老城区做好“减法”,腾退空间主要用于增园添绿,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新城区做好“加法”,高标准部署一批标志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养老、托幼等服务功能。
项目是基础。阜阳市拟定了阜阳市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三年滚动计划,共安排项目1232个,总投资5712.95亿元。其中,2023年安排项目714个,总投资3133.3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803亿元。
产业是支撑。阜阳市将大力发展城市建设伴生产业,力争2025年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10%以上;实行五化同步:规模化,即重点打造绿色建筑建材千亿级产业链,将绿色建筑建材作为支柱产业来主攻和培育;工业化,即鼓励建筑企业大力发展部件生产、装配化装修等产业,形成一批设计施工一体化、结构装修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企业;绿色化,即优化绿色建筑管理系统,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积极推行绿色建造,全面提升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数字化,即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集成创新,进一步提高施工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企业化,实施“12345”龙头企业步步登高计划,即打造1个100亿元企业、2个40亿元企业、3个30亿元企业、4个20亿元企业,5个10亿元以上企业,今后每年递次升级。
民生是要害。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按照“15分钟生活圈”理念,综合布局和配套建设居住小区及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继续多措并举增加停车泊位,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力度,逐个项目明确时间节点,全过程跟踪跟办,力争早建成、早见效。(储继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