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春走铜仁】新年新梦想!沿河红旗社区新市民的幸福愿景


(相关资料图)

(本网记者 肖咏)“哒哒哒哒……”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祐溪街道红旗社区,坐在缝纫机前的肖红前双手灵活地推着布料,一件件半成品挂包便传向下一个生产环节。“孩子放假都送去外婆家了,明天上完班就放假,再去接他们回来过年......”

自2019年搬迁到红旗社区,今年是肖红前一家在这里过的第五个新年,和丈夫结婚时,家里只有一栋木房子,大哥一家住一头,父亲和自家住一头。

“结婚后,就和丈夫在外面租房子住,务工时就在外省租房住,后来孩子大了,就在镇上租房子供他们读书,过日子就像打‘游击战’一样。”肖红前回忆,那时儿子还小,就经常问,为什么到处都是‘家’啊?”每听到儿子这样问,肖红前心里就不是滋味,好在2019年一家人赶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红旗社区。

“以前租房子住,就一张床、电磁炉和简要的生活用具,随时都有可能搬家,想要多置办点东西也不好买,现在好了,一家人终于有个自己的‘家’,想怎么布置都不怕了。”肖红前笑着说。

现在肖红前是红旗社区的楼长,一个月有1500多元工资,平时还在社区引进的泰诺纳皮具厂上班,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家属冉红刚在外务工每月有4000多元收入。“房子有了,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照顾好两个孩子,让他们多读书,只有多读书才有出路。”

59岁的田茂宣和肖红前一样,自2019年一家八口搬迁到红旗社区,就一直是在新房过年。“一家八口人,分到两套80平方米住房,搬迁下来还是觉得这里方便点,公交车开到家门口,楼下大小超市什么都有卖的,孩子读书也方便。”田茂宣是个手艺人,有着40多年竹编经验,他编的花篮背篼,零售280元一个,每到冬天都供不应求,社区的公益性岗位,让他每月有1570元收入。

“编背篼主要是冬天编,冬天的竹子韧性好,也不容易被虫蛀,平时就在外打零工,照顾孙子上学,儿子儿媳在外务工,一个月有近万元的收入。”田茂宣告诉记者,现在过年不像以前在村里,交通不便,年货要提前买,现在条件好了,天天就像过年,小区超市货品齐全,去县城也就十多分钟路程。

“搬入新家让我们感受看到新生活的幸福,老伴已开始领取养老补贴,自己明年也可以领了,一家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唯一的心愿就是祖国越来越强大,家乡越来越美好,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幸福。”谈到新年愿望,田茂宣笑着说。

关键词: 红旗社区 供不应求 什么都有